本文放弃一切经济权利,各网站、公号和其他各类载体可在保持原文完整的基础上自由转载。
这个周末,维基百科终于整体离我们而去。它的404,意味着13亿人再次被隔离于一个“普世产品”之外。
Pingwest创始人托马斯·骆在山寨发布会群里分享了他勤奋更新的微信公众号文章,(点击链接可以访问过去,做好他的公众号无所不谈的准备,虽然都挺有趣的)。
知乎讨论这个问题的500多个回答在昨天上午戛然而止,消失无踪。托马斯的这篇文字也不知道能生存到何时。互联网这片沃土在别的地方长出了很多参天大树,在中国却总像城市人行道水泥砖之间的野草,顽强地露头,被碾压而过;又螳臂挡车地冒头,再被碾压。周而复始。
在这些野草之中,我翻出了2010年时采访第一个中文维基百科词条创建者、“维基”这个译名的提出者的随笔。当他以及最早期的维基中文十三人确定这个译名并胼手砥足地一条一条建立起中文维基时,未必能看到这灰暗的未来。但他接受采访时的淡然和话语间隐隐透露出的理想主义,却正是这些年来激励人们前赴后继地传播光明的原动力。
这篇东西同样不知道能存活多久,所以本文开头我就放弃了关于本文的一切权利,希望尽量多的自媒体、网站和无处不在的SEO页能收录它、转发它,让人知道中文互联网世界一直燃烧不灭的微弱火种。即使不转发,也可以把它发到邮箱里,存到梯子通达的墙外,在隐秘的一个个圈子里流传。在历史无法书写之处,我们口口相传。仿佛华氏451那个时代,消防员以焚书为业;但热爱文字的人们仍然找到办法,他们分工合作,背下了每一本人类历史的名著;他们
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像是跑完了一段长路,经过漫长的寻觅,见过美好的事物被焚毁,如今已垂垂老矣,聚在一起等待曲终人散,灯干油尽。他们并不肯定自己脑中所记载的一切,能使未来每一个日出发出更纯净的光辉,他们对此并无把握。但他们确知,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以下为原文。斜体字为今日所加。
那些改变中国互联网的小人物之一:维基百科命名者苑明理
2002年10月24日,苑明理(维基用户名 mountain)撰写了第一个具有中文内容的维基百科主页。
此前,或许有其他用户也曾想尝试,但当时的维基主页不支持中文输入。借由工具软件,mountain巧妙地绕过了这个障碍。维基媒体基金会发现了这个微小但意义深远的变化,三天后,中文维基百科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域名,同时,后台程序也升级为支持中文输入的版本。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与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成功握手。作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参与用户,苑明理启动了这一进程。
在完成了第一篇中文条目“计算机科学”后,苑明理又提出了中文命名的提案。尽管已经有了中文内容,但这个百科全书的命名仍然用英文名字Wikipedia。 当时正在北大读应用数学研究生的苑明理引经据典,提出以“维基百科”作为Wikipedia的中文名称。苑明理向淼叔解释了当时的思路:“维”的本意是系物的大绳,由“纲举目张”转引到“网”的含义。而在此前,“万维网”作为WWW流传最广中文译名,已经认可了“维”与互联网的对应;“维基百科”,基于互联网的百科全书,这个译名成为Web2.0概念中音义俱佳的翻译,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博客”(但后者并未得到普遍认同,现在仍有大量业者坚持称为“网志”)。一年之后的2003年10月,中文维基的13个管理员用户投票决定正式中文名,其中有9人选择了“维基百科”。在今天看来,这次投票的意义堪比埃尔隆德会议。
发布首个维基百科中文条目,以及命名维基百科,这两项里程碑式工作,完成任何一项都可以在IT史甚至学术史上留名;但苑明理并不认为这些有多么重要。 “我不做,总有人会做。当时国内已经有一些人在英文维基上学习了。至于命名,其实当时参与投票的其他译名也有很不错的”。很难说这是一种故作姿态的谦虚, 因为相比浩淼如海的维基百科,无论是参与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为海量的知识目眩神迷。
Wikipedia 自2001年在美国建立以来,迄今已经拥有1200万个以上的条目,最大的英文维基拥有316万个条目(大英百科全书不到七万条);中文维基自建立以来, 也已经拥有将近30万个条目。截至2007年10月,维基百科已经经历了四亿次编辑。相对地,维基的注册用户达1500万之众——要知道,维基百科的查阅甚至修改都无需注册。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仍然不断汇聚而来的知识,更多的编辑者,更多的条目,更多次搜索。苑明理参与维基社区时,中文用户寥寥,条目也以编译英文条目为主。“维基”之译名,自提案而至表决,长达一年。倒并非是争论激烈,而是一开始人数太少,不好遽然而定。“中文维基属于所有中文用户,人数太少时定下名字,对其他人不是很不公平。”
苑明理坦承,维基所倡导的民主与自由,对其自身影响很大。维基的原则是每一个人均可参与编辑,人人平等;由于每一个人均可以编辑条目、增删内容,因此所有用户在维基面前平等。即使作为开创者和管理员,苑明理也并未享有太多的特权。管理员所作的,更多是维持编辑秩序,锁定或清理恶意编辑者。而对条目的修改,管理员与普通用户权限并无不同,都需要反复讨论、辨析,表明观点。这使维基的管理员远远不像一些论坛版主那样跋扈,所有参与者的讨论反映到条目上,也显得冷静而客观。
早期参与编辑维基的用户,素质都较为卓越。“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苑明理很怀念一位新加坡籍管理员,后者致力于中文维基社区规则的建立与完善。维基开放给所有用户编写,汇聚知识领域的微力量,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是信息杂化,和编辑者之间的争吵。既然管理员不能以权威压人,此时便需要依规则调解。另有管理员引入“共识”的标准,成为解决条目争议的重要规则。
“早期中文维基的管理者贡献良多。”苑明理回忆。他们贡献的不止是中文条目,更在于及时将中文维基解决争端、协调众声的机制和规则建立起来。作为一个参与者几乎无限的项目,维基能够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仍维持条目令人惊奇的准确与中立,规则之完善与争端调解机制的建立,功不可没。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维基百科也并非没有遇到障碍。尽管拥有世界上最高超的调和艺术和顶尖人才,但维基仍然常常爆发“编辑战”,即各位编辑者就词条的表达与取舍进行的激烈论战。较为典型的是,伊朗现任总统内贾德的词条,从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候选人时就出现在百科页面上,随着他仕途的通达和不断发表的争议性言论,维基内部也一次次爆发论战。他的哪些言行需要载入页面,哪些判断适合进入百科,“每一个字上都展开了殊死搏斗”。
内贾德代表了世界上所有尖锐的冲突:东方主义下的东西方冲突,文明冲突论下的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冲突,政治学意义下的学者与政客的冲突。反映到维基百科上,就是长达三年的争吵,三个调解员因此去职,单一个积极用户就作了近400次修改;最后完成的词条力争记录了内贾德的言论,却仍然被指责为“过长,但没有信息量”。筋疲力尽的维基人们告诉后来者:“可以重新开始讨论……可是我们已经没有精力再参与”(本段内容参考了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报道)。
中文维基百科面临相似的困扰,据mountain回忆,有时他甚至声称要因此退出维基项目。与大部分争吵的原因不同,对内容的讨论主要围绕中立原则,只不 过各方对“中立”的理解不同。维基的词条就是在这样严格得近乎苛刻的审查中诞生,每一个词条看上去都冷淡,平静,客观,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和倾向。维基的编写是天下大同的缩写,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万籁俱寂的白描。“维基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规则之下的众声喧哗,直到共识。”苑明理总结。
除了内容上的争论,中文维基还面临许多“特色国情”的挑战。作为百科全书,基本目的就是无所不包,除了“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予显示”的内容。但是,当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内容的界限时,无所不包就成为一种冒险的行为。中文维基百科自2005年后,访问上始终存在一些滞涩。有时一些页面会载入后无法显示,有 些时候则干脆整站无法访问。在这段时间,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国产百科开始占领市场。
在注意力就是资源的互联网,苑明理对这种蚕食并不是太在意。“维基百科不会死,其他山寨版不尊重版权,随意拷贝媒体内容,没有真正创作和学习的乐趣,对维基百科不会形成真正威胁。”似乎是为了证明这一点,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博客上发文,痛斥国内某搜索引擎的在线百科不尊重版权,随意剽窃他文章的内容,还设置了繁琐的投诉程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苑明理似乎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更多从容的力量。“英文维基不会死,维基用户数量就有了保障。竞争再激烈,时间总会说明一切。坚持中立、包容和分享知识的乐趣,维基精神就不灭。”在关于维基你或许不知道的十件事这个条目下,最后一条就是“维基是一个百年大计”。既然能长寿到所有敌人都死去,那还有什么值得焦躁和忧愁呢?
“维基汇聚了所有普通人的力量,分享着所有用户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记录人类文明的成果。”苑明理终于谈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要的,世界公民。”
补记:苑明理已经于三年前离开了他服务多年的国际IT巨头。现在他在知春路的一家创业公司中埋头做一款叫做“彩云天气”的产品。除此之外,生活没有任何变化。